907.452.3337 | 855.454.8094 - Toll Free info@airlinkalaska.com

石油工業仍然是北極圈最重要的經濟部門之一。阿拉斯加北部和北極其他地區發現了石油,石油的發現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使在危險地區開採石油變得更加容易。隨著氣候變化使在北冰洋之行變得更安全,未來幾十年,北極的石油勘探和開發活動很可能會越來越多。

雖然北極地區的石油開採主要集中在阿拉斯加,但在加拿大、格陵蘭島和其他地方的北極地帶也發現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儲藏。本文簡要介紹了北極圈石油開採的歷史。

北極圈的石油工業

北極地區由19個地質盆地組成,其中一半已勘探開發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2008年的一項研究估計,北極圈內可開採石油儲量高達900億桶,占全球石油供應量的13%,天然氣儲量為440億桶。據信,這些石油和天然氣儲量的一半以上位於三個盆地:北極阿拉斯加盆地、美亞盆地(Amerasia Basin)(包括俄羅斯和加拿大)和東格陵蘭裂谷盆地。據信,其它石油儲量位於東巴倫支海盆地(East Barents Basin)和西格陵蘭東加拿大海盆地(West Greenland-East Canada Basin)。

傳統上,北極地區的石油勘探一直受到成本和技術的限制。一直到近代,由於船舶技術水準無法使船舶在北冰洋的大量海冰中穿行,北極地區的船隻仍然無法通行。這些技術限制使得石油勘探和鑽探變得不切實際。此外,除非石油價格高於某一水準,否則,其高昂成本會使北極的石油開採成為賠錢的項目。

北極石油開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加拿大國營石油公司(Petro Canada)、多姆石油公司(Dome Petroleum)和其他一些公司開始在加拿大北極地區進行石油勘探。在開掘176口油井後,勘探人員開採了19億桶石油,這一數量太少,不足以繼續開採,導致油井被密封廢棄。加拿大北極地區複雜的地質條件成為人們繼續勘探石油的阻礙,構造壓力導致天然氣的產量遠遠超過石油,同時構造裂縫導致某一點出現石油洩漏到海洋中的情況。

2007年,俄羅斯地質學家開始了Arktika 2007之旅,探索位於北冰洋東部俄羅斯領土和加拿大埃爾斯米爾島之間的水下隆脊——羅蒙諾索夫海嶺。地質學家們透露,羅蒙諾索夫海嶺與俄羅斯的陸地領土彼此實體相連,這使得俄羅斯可以正式宣稱對該地區擁有主權。據科學家說,羅蒙諾索夫海嶺包含超過100億噸的石油和天然氣。

格陵蘭島也被認為是北極石油和天然氣的一個來源。2001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估計,位於該國東北海岸外的格陵蘭海(Greenland Sea)水域可能蘊藏著多達1100億桶石油。丹麥和格陵蘭政府控制的國有公司Nunaoil負責沿海地區的勘探工作。格林蘭島還在其西海岸進行了石油勘探,人們認為這一舉措更為可取,因為這裡相對來說沒有冰,所以在此進行石油開採的成本更低,危險性也更小。

挪威也聲稱擁有北極的石油儲備,幾十年來它一直在沿海地區開採石油資源。2012年,挪威政府控股的挪威國家石油公司(Statoil,現稱Equinor)與俄羅斯政府控股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該國北極地區勘探石油。與其他國家相比,挪威在處理北極地區的安全和漏油問題上的能力獨具一格,是舉世公認的全球石油開採技術領導者。

美國是開採北極石油儲量歷史最悠久的國家。1968年阿拉斯加普拉德霍灣油田的發現推動了該地區經濟的長期發展。20世紀70年代修建的跨阿拉斯加輸油管道系統使石油能夠安全地從普拉德霍灣出口到位於該州南部海岸的伐耳迪茲,而且造價低廉。阿拉斯加北坡沿線有大量的海冰,再加上該地區缺乏基礎設施,這些都使得人們預計海上石油運輸昂貴而危險,因此有必要鋪設這條管道。

橫貫阿拉斯加輸油管系統的開通助力重振了阿拉斯加的經濟,使費爾班克斯這個離普拉德霍灣最近的主要城市變成了地區經濟重地。在同一時期修建的道爾頓公路連接了普拉德霍灣和費爾班克斯並延伸了北美公路網的其他部分,從而進一步振興了該地區的發展。美國還考慮在楚科奇海開採石油,楚科奇海是分隔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亞的一片水域。

過去10年,由於全球油價下跌,北極地區的石油開發陷入停滯。水下鑽探技術的出現使美國大陸和其他地方的更多礦藏得以開發,這使得北極地區的開發成本更高,需求度也更低。隨之而來的石油供應過剩也打消了開採北極石油的積極性,至少在美國和加拿大是這樣。環境條件問題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環保人士擔心,過度的石油開採可能會使已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北極生態系統愈加惡化。

然而,考慮到世界其他地區石油儲備耗竭,在可預見的未來,北極石油的開採仍將是北極國家的議程之一。改進船舶技術,同時降低北冰洋海冰水準,使得繼續開採在經濟上更加可行。美國、俄羅斯、加拿大和丹麥一直在爭奪對北極資源的控制權,隨著該地區石油開採成本下降,這種爭奪可能會愈演愈烈。

結語

石油開採是北極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由於世界依賴石油才能運轉,對於政府和企業而言,北極圈內的石油儲備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容忽視。儘管由於潛在利潤降低,近期的石油供應過剩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北極的開發速度,但技術進步、氣候變化和其他因素仍會確保石油成為北極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